网民个人信息泄露严重
APP成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
1、85.2%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
中消协8月29日发布《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》
85.2%的受访者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。
- 约5%的受访者曾收到推销电话或短信的骚扰;
- 约76%的受访者接到诈骗电话;
- 约4的受访者收到垃圾邮件。
2种公共设备,谨慎用!
1、公共WIFI
- 可以直接连接且不需要验证或密码的公共WIFI尽量不使用;
- 使用公共场合的WIFI热点时,尽量不要进行网络购物和网银的操作;
- 进入公共场合后关闭WIFI开关,避免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连接上恶意WIFI。
2、公共手机充电桩
- 在充电时,不要点击任何手机提示框出现同意或者信任按钮;
- 尽量携带自己的充电设备;
- 安装一些手机防护软件。
3种链接,别乱点!
1、网上测试
“测测你前世是谁”“测测你的出轨概率”……测试时输入的姓名、生日、手机号码等,会被存入后台,对其梳理,有可能拼凑出完整个人信息。
2、来历不明的二维码
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信息,防止中毒而导致账户资金受损。一旦二维码中植入了木马病毒,可窃取网银密码,并把钱转走。
3、手机短信中的链接
收到短信内容设计网址的,不确定短信发送者时,尽量不要去点击。
4种隐私功能,最好关掉!
1、“附近的人”
微信上“附近的人”可定位你的位置。依次点击“设置-通用-功能-附近的人”选择“清空并停用”;
2、“常去地点”
苹果手机系统中有“常去地点”功能,会显示你常去的位置。点击“设置-隐私-定位服务-系统服务-常去地点”,关闭即可;
3、“允许搜索”
在微信“隐私”选项中,关闭“通过QQ号搜索到我”和“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”;
4、“允许查看”
在微信“隐私”选项中,关闭“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”。
5类个人信息,别乱晒!
1、火车票、飞机票、登机牌
机票和火车票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含有乘客的个人信息,包括身份证号等,有被人利用高科技窃取个人信息的可能。
2、护照、家门钥匙、车牌
含有私人信息的照片会透露你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,也会透露你的生活圈范围。
3、位置
如果发布带有位置信息的图片,将会暴露真实的个人信息,使坏人的作案成功率大幅上升。
4、孩子照片及姓名
爱晒孩子照片的父母们,不妨限制一个分享的范围,以分组的形式分享给亲人看。
5、家中老人的照片
家中老人的照片,会让坏人更容易把他们认出来。如果有人突然对老人说出他孙子的姓名,再附加任何一条谎言,都能轻易让老人掏出半辈子积蓄。
APP,这样用才安全!
1、官方下载
选择官方渠道,特别是银行类APP,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山寨软件。
2、观察流量
观察应用流量使用情况,对一些使用大量流量且没有告知的应用,及时检查或删除。
3、谨慎授予权限
谨慎授予应用“发送短信”“读取短信”“查看通讯录”“读取定位信息”等权限。
4、退出要彻底
大部分手机退出程序时,只是回到手机桌面,并未真正退出,这会给一些后台运行地恶意程序有可乘之机。
5、拒绝自动登录
不要把手机中的QQ、微信、微博等设置为“自动登录”,密码要定期更换。
牛盾温馨提示:
遇到以下这些情形,一定要警惕!
- 要求你不能挂电话;
- 要求你必须开通网上银行;
- 要求你为了安全和保密,不要和任何人说;
- 要求你找一个隐蔽的地方;
- 称网站上有通缉令,并有本人信息;
- 要求你接收检察院的执行书传真;
- 通知中奖、领奖要你先给钱的;
- 要求把银行卡的钱转到“安全账户”。
关注我们: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: NiudunX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牛盾网络Newdun.com®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 人民日报 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